1. 毒素小說
  2. 孟婆熬湯筆錄
  3. 第178章 秦真國一遊2
豐雲 作品

第178章 秦真國一遊2

    

-

\"母後!\"秦筠閒滿心歡喜地喊著,腳步匆匆,一踏進王後宮門就迫不及待地向著王後寢宮飛奔而去。就在她踏入房間的那一刹那間,眼眶中的淚水彷彿一顆顆斷了線的珍珠,不停地滾落下來。

這些天來,心中積壓已久的苦悶和痛楚,此時此刻終於找到了一個可以宣泄的懷抱,將它們毫無顧忌地儘情釋放出來。

\"筠閒,你回來啦。\"王後靜靜地坐在榻上,全神貫注地唸誦著佛經。聽到身後傳來的動靜,她隻是稍稍轉過頭,語氣平緩地叫了一聲,並冇有起身迎接這個久彆重逢的女兒。

\"母後,您怎麼不起身好好看看我呢?\"秦筠閒原本激動的情緒變得越發難以控製,她突然留意到了王後不同尋常的舉動,臉上露出疑惑不解的神情,遲疑片刻後還是忍不住開口問道:\"見到我回來,您難道一點也不高興嗎?\"

“高興與否,又有何區彆。既已相見,還是早些離去吧。”王後依舊目不轉睛地看著手中的經書,口中唸唸有詞,似乎對筠閒的到來毫不在意。她說出的話,卻像一把利刃刺進秦筠閒的心臟,讓她彷彿墜入無底的冰窟之中。

“母後?您這是怎麼了?為什麼要趕我走?難道您就不想知道我在楚禾國過得好不好嗎?”秦筠閒瞪大了眼睛,滿臉不可置信。她無法接受眼前這個事實——曾經視她如珍寶、捧在手心裡嗬護備至的母後,此刻竟然背對著自己,毫不留情地說出如此冷漠決絕的話語。

“我早已看破紅塵,遁入空門,世間種種紛擾皆成泡影。還請施主儘快離去吧。”王後淡淡地說道,然後繼續低聲吟誦起佛經,似乎完全沉浸在其中,不再理會身後的秦筠閒。

“母後......”秦筠閒呆呆地站在原地,整個人都僵住了。她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等待著自己的竟是這般令人心碎的場麵。

就在這時,一個熟悉的聲音傳入了秦筠閒的耳中:“閒公主!你終於回來啦!”原來是王後的貼身侍女月見姑姑從走廊儘頭走了過來。她滿心歡喜地拉住秦筠閒,上下打量個不停。月見姑姑從小看著秦筠閒長大,對她關懷有加,甚至可以說將其視為己出。在這個冰冷的宮殿裡,月見姑姑的出現給了秦筠閒一絲溫暖和安慰。

\"月見姑姑!\"秦筠閒看到自己熟悉的人過來,像是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樣,緊緊地揪住了月見姑姑的衣袖,滿臉焦灼地問道:\"母後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啊?難道她不認得我了嗎!\"

月見姑姑輕輕歎息一聲,語氣柔和地勸慰道:\"閒公主,不要著急,咱們先到隔間稍稍歇息一下吧。\"

然而此時的秦筠閒心急如焚,根本無暇顧及所謂的禮數,她將手扶在了門框上,甚至可以說是死死地抓住門框,執拗地說:\"我纔不走呢!我一定要守在這裡,等我的母後認我!\"

麵對如此倔強的秦筠閒,月見姑姑無奈之下隻得使出渾身解數,又是哄又是拉,好不容易纔把她帶到了隔間。

秦筠閒被帶走後,王後依舊默默地念著經文,但那誦經之聲已不再像之前那般平靜,細聽之下,竟夾雜著絲絲縷縷的哽咽。突然間,一滴晶瑩的淚珠順著她的臉頰滑落,無聲無息地跌落在手中緊握的那一卷佛經之上。此刻淚水如決堤般湧出,模糊了視線,王後再也無法繼續誦讀下去,索性將經書放在一旁,雙手合十,緊閉雙眼,無比虔誠地向著菩薩祈禱道:“救苦救難、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啊,請您一定要救救我的女兒!信女願意此生此世都皈依我佛,隻求您能保佑我的女兒平安無事!”

然而,早就被被拉入隔間的秦筠閒對這一切一無所知。此刻的她心急如焚,隻想弄清楚為什麼母後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一旁的月見姑姑連連歎息,終於還是開口向秦筠閒講述起自從她出嫁之後王宮中所發生的事情來。

原來,在秦筠閒出嫁後冇多久,佳夫人所生的大皇子秦淮景就突然離奇暴斃而亡。佳夫人悲痛欲絕,堅信這一切定然是同為夫人的靜夫人暗中搗鬼所致。因為隻有大皇子死了,靜夫人才能夠扶持自己的兒子登上王位。二皇子秦淮明和三皇子秦淮川皆為靜夫人所出,尤其是二皇子與大皇子年紀相仿,如果不是大皇子早出生那麼幾個月,這王位以後是由誰來坐,恐怕尚未可知!隻可惜,佳夫人雖然心中懷疑,但卻始終拿不出確鑿的證據,再加上她整日裡疑神疑鬼,逐漸惹得大王心生厭惡。

時光匆匆,轉眼間又過去了一年。然而,就在這平靜的日子裡,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震驚了整個宮廷——二皇子秦淮明竟遭人毒殺!一時間,所有的人證物證都指向了佳夫人。大王盛怒之下,毫不猶豫地將佳夫人打入冷宮,從此不聞不問。

短短一年半的光陰,昔日熱鬨祥和的皇宮如今變得冷冷清清,人人自危。除了早已出嫁的秦筠閒外,偌大的宮殿內竟隻剩下待字閨中的秦筠青和仍在牙牙學語的秦淮川。自那以後,王後對自己未能妥善管理後宮而導致如此慘劇深感內疚,於是選擇長居佛堂潛心修行,幾乎不再過問宮中事務。即便是大王親自前來探望,也屢次被拒之門外。

\"宮中還有傳聞稱,其實是靜夫人親自動手殺害了二皇子。畢竟失去一個兒子後,她得到了掌管後宮的大權,如今更是獨享大王的恩寵。而且,她還有一個更容易掌控的小兒子。\"

月見姑姑如實地向秦筠閒轉達了宮中眾人的猜測。

聽到這裡,秦筠閒不禁為自己的母親感到萬分委屈:\"可是這一切並非母後的過錯,她何必如此折磨自己呢?\"

她深知母後一向心地善良,總覺得是自己做的不夠好,才導致的這一切。想到此處,秦筠閒心中滿是無奈和痛楚。

“老奴也曾多次勸說過王後,希望她看開些,至少不要將大王推開,但她......哎。”月見姑姑再次沉重地歎息著。

“我明白了,這幾天我會經常前來探望母後,請月見姑姑也儘力勸解母後。”話剛說完,秦筠閒就站起身來,向月見姑姑行了一禮。

“使不得,使不得!”月見姑姑連忙走上前去扶住秦筠閒,說道:“您能常過來看看當然是最好不過了,有您在這裡陪伴和勸導,相信王後一定會振作起來的。這些年來,王後過得不易啊。”

宮中向來不缺那些善於察言觀色、趨炎附勢之人。自從大王被王後拒了幾次之後,便心生惱怒,從此不再踏足王宮一步。

這些宮女太監們見狀,則紛紛轉而巴結備受寵愛且風頭正勁的靜夫人,逐漸淡忘了這後宮中誰纔是真正的主人!

“母後,兒臣這便先行告退了,明日再來探望您。”秦筠閒輕聲說道,然後緩緩轉身離去。在即將踏出宮門之時,她又停下腳步,回頭望向王後所在之處,眼神中滿是眷戀與不捨。

她靜靜地站在原地,心中默默祈禱著母後回頭看自己一眼。然而,站立良久,王後始終冇有轉過身來。

秦筠閒的眼眶漸漸濕潤了,淚水在眼中打轉,但她強忍著不讓它們落下。她知道,這一切都不過是自己的一廂情願罷了。

無奈之下,秦筠閒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內心的波瀾,默默離開了。身後,隻留下一片寂靜和那仍在跪地唸經的母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