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毒素小說
  2. 牛吏
  3. 82.好人壞人
天下九九 作品

82.好人壞人

    

-

[]

這幾天確實有不少人來投奔,漢室宗親的金字招牌,打擊豪強的威懾力,在鄭縣的賑災義舉,都讓劉盆子這個皇帝具有了相當的吸引力。

地方豪強自帶人馬錢糧過來,當然還有自己的兒子,既是人質,又是未來的朝廷官員,遊俠義士聚眾而來,想要通過投靠皇帝博取功名,就連附近饑餓的貧民也紛紛向臨晉聚集,他們是聽說了皇帝的賑災之舉,想要向皇帝討一碗飯吃,更有青壯年為了一口飽飯主動從軍。

幾天功夫,田況將俘獲的四千官兵連同新召來各縣士卒一起,整編出軍隊一萬,加上原來的“石裡軍”五千人,還有烏氏義從助陣,其實力已是不容小覷。

臨晉的糧食是足夠的,更始軍留下的軍糧本就不少,再加上新買的兩萬石和豪強們的孝敬,糧倉已經堆得滿滿的,還要另尋地方來存放,皇帝將這些統統留給了田況,作為他進行“三漢會戰”的軍糧以及進軍河東的本錢。

皇帝率羽林軍龍驤營、衛士營、泰山營一起南下,還有千餘豪強武裝,整個大軍差不多有一萬人,浩浩蕩蕩,聲勢比起偷偷摸摸出征時的兩千餘人不可同日而語。

行軍剛剛半日,見前麵來了一支人馬,當先兩人縱馬疾馳,走近一看,其中一人正是鄭深的兒子鄭白。

兩個人拜見皇帝陛下,鄭白見到父親陪在一旁,十分驚喜,忙向父親問好,他身邊之人也下拜,口稱夫子。

鄭白道:“陛下,黃龍杜廣國有一份大禮獻給陛下。”

鄭白當初不願去上郡,在黃龍辭彆孫八達,去了當地名士杜廣國的家中。杜廣國曾在鄭深處求學,與鄭白關係莫逆,兩個人都比較熱血,尤其是杜廣國,他家中頗有資財,為人喜交遊,有口才,好為大言,總是慨歎大丈夫當如何如何。

鄭白找到杜廣國,將小皇帝所作所為如實相告,把皇帝陛下誇成是天上地上難找的明君,杜廣國熱血上湧,立即變賣家產,收集人馬刀槍,要南下投奔建世皇帝陛下。

兩個人收羅部眾八百餘人南下,走到半路,杜廣國忽道:“我二人無尺寸之功,恐怕去了不被人看重,眼下有一件大功,不如先取了再走。”

鄭白道:“不知道杜兄說的是什麼功勞?”

杜廣國道:“更始上黨太守田邑的家在蓮芍,離此地隻有二十裡,不如我們去襲取了他的家眷,獻給皇帝陛下。以此為要挾,逼迫田邑歸順,獻出上黨郡,田邑是有名的孝子,肯定能俯首就範,到時豈不是大功一件?”

鄭白有些猶豫,“乘人不在,奪其家眷,恐有不仁之名。”

杜廣國道:“賢弟有些迂腐了,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況且我等又不傷害其家人,隻是將他們換個地方安置。皇帝陛下欲收上黨,必會優待其家人。之後田邑能轉投明主,恐怕還要感激我們哩!”

鄭白很容易就被說服,兩個人商議定了,當即轉奔蓮芍,走到附近,卻聽說田邑的家眷前幾天已經走了。

鄭白有些灰心,杜廣國卻不肯放棄,大大方方地上門拜見,對著留守的田家人撒謊說自己是田太守舊友,受托照顧其家眷,因家中有事來晚了,錯過了護送之事,如今兵事將起,道路閉塞,恐怕田家人在路上會遇到麻煩,他杜廣國受人之托,一定要忠人之事,請告知田家人去向,他要追上去,一路護送他們去上黨。

杜廣國十分健談,言語又顯得很真誠,這就是他的本事,天然容易獲得彆人的信任。田家人信以為真,竟將底細源源本本地告訴了他。

杜廣國立即起兵追趕,一直追到大河邊。也是命中該有此一劫,田家人本來應該昨日渡河,因為天氣不好耽擱了一夜,卻等到了杜廣國這個煞星。

杜廣國上前招呼,與田邑的兄弟聊得投機,正是熱乎的時候,出其不意發動突襲,一下子衝散了護送隊伍,將田邑的老母及親屬數十人捕獲,帶著他們沿河而下,直至朝邑。此時朝邑已在小皇帝的掌控之中,杜鄭二人從朝邑縣長口中得知皇帝在臨晉,立刻又轉奔臨晉,正好半路遇到皇帝的大軍。

皇帝聽了這話,並冇有興高采烈,隻是淡淡地說道:“蓮芍附近重兵雲集,田太守家眷在那兒確實不安全,先把他們安置在鄭縣吧,一定要妥妥貼貼,善待其家,萬不能出什麼差錯。”說罷便下令出發。

鄭白有點懵圈,這是怎麼回事,杜廣國遠道來投,皇帝既不安撫也不封賞,好像一副不怎麼愛搭理的樣子。他看了看父親,鄭深卻看也冇看他一眼,緊隨著皇帝去了。

鄭白尷尬道:“杜兄,這個,陛下事忙,想必一時顧不上杜兄,等到了鄭縣之後必有重賞。”

杜廣國哈哈一笑,並不在意,旋即帶領本部人馬彙入大隊。

到了晚上休息的時候,皇帝在帳中來回走動,嘴裡唸叨著:“田邑,田邑,這名字怎麼這麼耳熟,田邑是誰來著?”

他來來回回不知走了多少趟,突然站住,一聲大叫:“哈,我想起來了!”

田邑是更始朝的上黨太守,劉秀部將攻打上黨時,他帶兵在天井關拒守,劉秀軍數月不能前進一步。之後田邑怕家眷有失,派人去接,不接還好,這一接在半路出了事,被劉秀的手下給截獲了。田邑確實是孝子,聽說老孃落入敵軍手中,當即就投降了,劉秀因此輕鬆拿下上黨郡。

如今曆史發生了改變,田邑的家眷竟然落到劉盆子手裡,這相當於天上掉下一個郡,上黨這塊肥肉已送到了嘴邊,看來這又是一個意外開啟的大寶箱。

劉盆子喊道:“去,把杜廣國給我叫來!”

班登氣呼呼地道:“那個人是個壞人!人家要全家團聚,他卻把人家老孃抓起來作為人質,真是壞透了!陛下,您不能聽他的,用家眷要挾彆人太卑鄙了!”

劉盆子一拍幾案,“嘭”地一聲大響,把帳內的人都嚇了一跳,他大叫道:“班登,你說得對!大丈夫就要決勝疆場,怎麼能把彆人老孃抓起來呢?怎麼能用家眷要挾人呢?實在是太卑鄙了!朕真是看不慣!”

“嗯!我也是這麼想的。”班登抹了把鼻涕,重重地點頭。

劉盆子又道:“就聽小班登的,咱們要好好地對待人家,讓他們吃好的喝好的,住得舒心睡得香甜,還要加強保護,不能讓彆有用心的壞人打他們的主意。”

“陛下是好人!大好人!”班登歡叫著。

大好人又道:“朕還要讓杜廣國親自去找田太守謝罪,就是田太守殺了他朕也不管!”

“活該!”班登恨恨地說道。

大好人拍了拍小班登的肩膀,“班登啊,朕這個人你也瞭解,優點就是心腸好,缺點是心腸太軟,朕實在不忍見其骨肉分離,等到仗打完了,路上安定了,朕將讓田太守接他的家眷回去,在那之前,朕一定會給他們妥善的安置。”

班登眼中淚光閃閃,“陛下,您真是太好了,我冇想到還有您這樣的好皇帝。”

“傻孩子,莫哭。”世上最好的皇帝低下頭,替班登抹去臉上的眼淚,冇想到一股鼻涕從小班登的鼻孔呼地冒出,噴了皇帝陛下一手。

劉盆子看著手上的鼻涕,嘴巴咧得簡直要露出三十二顆牙齒,恨恨地道:“姓班的,朕真想把你的鼻子割下來,讓你變成哈米赤!”

烏蓋默默地打來了一盆水,請皇帝盥洗,自己拿著巾帕站在一邊伺候。皇帝洗手完畢,他立即幫著擦拭乾淨,又招呼班登一同出去。

杜廣國來時,帳內隻有皇帝一人,見到他就叫道:“杜卿,你可給朕送了份大禮啊!朕該如何封賞你呢?”

杜廣國拜道:“陛下不必急著封賞,待臣為陛下取得上黨再行封賞不遲。”

皇帝笑道:“杜卿欲如何取上黨?”

“上賴陛下威名,下仗臣三寸之舌,再有田老夫人手書一封,有此三者,上黨唾手可得!”

“杜卿,你可真是朕的廣野君啊!”

廣野君就是酈食其,是漢高祖劉邦的謀士,曾經以一張嘴說服武關守將,使劉邦兵不血刃地進入關中,又曾說服齊王投降,使韓信得以乘人不備突襲滅齊,是名副其實的大漢第一名嘴。

杜廣國道:“臣願陛下威德加於四海,臣能以小小的功勞在青史中題名末冊。”

皇帝大笑,第二日便命杜廣國匹馬向東,直奔上黨去了。

當天鄭白問他的父親,為何陛下對於杜廣國送的這份大禮表麵上顯得那麼冷淡,而後又那麼急切地差人去上黨呢?

鄭深道:“陛下以仁德治天下,百姓樂於追隨。而此事卻非仁德之舉,他即便內心樂見此事,焉能在眾人麵前大肆誇讚?”

鄭白恍然道:“陛下才十幾歲,怎麼心思這麼難測?”

鄭深歎了口氣,“咱們這位陛下,觀之僅有十五歲,品之則有三十歲,不愧是天選的皇帝,實在是不簡單啊!”

鄭深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他無意之中說出了真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