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毒素小說
  2. 七歲闖三極
  3. 第5章 差點掉進冰海之中
龐洛 作品

第5章 差點掉進冰海之中

    

二月十九日傍晚,龐洛郵輪拖著疲憊的身影,緩緩地駛入了南極半島的威廉敏思灣。

我跟著爸爸媽媽走出船艙,眼前突然出現了一幅令人震撼的畫麵:冰,冰啊冰!

除了冰,還是冰!

這裡從遠到近,從上到下,到處都是冰!

海水像一片粘稠的、冇有透明度的墨綠色液體,靜靜地,一動不動地,凝結在海灣之中。

海麵上,有些地方覆蓋著一層薄如蟬翼的冰皮,有些地方散落著許多形似蓮葉的冰塊。

一條條縱橫交錯的海岸線,被疊壓在一座座巍峨聳立的冰架之下,變成了一道道晶瑩剔透的懸崖峭壁。

就連暮色蒼茫的天空,也彷彿是一塊懸掛在頭頂上的、巨大而又堅硬的灰白色的冰。

我目瞪口呆地看著眼前的景象,激動得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了。

我一邊看,一邊想:雖然我從來冇有見過這麼多的冰,但是我卻可以從這些冰裡看出兩種冰。

一種冰是海冰,另一種冰是冰川冰。

海冰是一種鹹水冰。

這種鹹水冰的成冰原因來自於海水凍結。

由於海水包含著鹽分和氣體,所以海水在凍結時,會將其中的鹽分和氣體排擠出來,形成許多淡水冰晶。

有些來不及排擠出來的鹽分,會以鹵汁的形式被包裹在淡水冰晶的空隙之中。

有些來不及排擠出來的氣體,會以氣泡的形式被包裹在淡水冰晶的空隙之中。

因此,海冰不是完全由淡水冰晶構成的,而是由淡水冰晶、鹵汁和氣泡共同構成的。

海冰的含鹽量一般為千分之三至千分之七左右,含鹽量的差彆不僅取決於海水的含鹽量,而且取決於海冰的凍結速度。

海冰的凍結速度越快,含鹽量就越高。

海冰的凍結速度越慢,含鹽量就越低。

海冰分為一年冰和多年冰。

由於多年冰反覆經曆融化凍結,所以含鹽量不僅大大低於一年冰,有時甚至可以為零。

一年冰的厚度不同,顏色就不同。

厚度為十至十五厘米的一年冰呈現灰色,稱為灰冰。

厚度為十五至三十厘米的一年冰呈現灰白色,稱為灰白冰。

厚度達到三十厘米以上的一年冰呈現白色,稱為白冰。

由於多年冰的厚度遠遠超過一年冰,能夠更多地散射可見光中波長較短的光波,所以多年冰的顏色一般為青色或藍綠色。

冰川冰是一種淡水冰。

這種淡水冰的成冰原因來自於積雪結冰。

積雪有兩種結冰方法:一種結冰方法是冷結冰,另一種結冰方法是熱結冰。

冷結冰是指雪粒在低溫乾燥的條件下、通過積雪層的靜壓力進行重結晶的結冰方法。

冷結冰的成冰過程比較緩慢,形成的冰川冰具有密度較小、晶粒較細、氣泡較多等特點。

熱結冰是指雪粒在溫暖潮濕的條件下、通過積雪層的融水滲透進行重結晶的結冰方法。

熱結冰的成冰過程比較迅速,形成的冰川冰具有密度較大、晶粒較粗、氣泡較少等特點。

冰川冰通常由許多冰帶組成,具有層理結構和可塑性,受力後容易產生皺褶和斷裂。

冰川冰形成之後,在定嚮應力的作用下不斷流動就形成了冰川。

冰川可以分為大陸冰川和山地冰川。

大陸冰川是指以緯度較高的大陸作為發育地點的冰川。

山地冰川是指以海拔較高的山地作為發育地點的冰川。

由於大陸冰川具有自邊緣向中心隆起的特點,所以又稱大陸冰蓋。

地球上隻有兩個大陸冰蓋。

一個大陸冰蓋是南極冰蓋,另一個大陸冰蓋是格陵蘭冰蓋。

南極冰蓋始於漸新世末,至少在五百萬年以前就己經達到目前規模,其首徑約西千五百公裡,麵積約一千三百九十六萬平方公裡,平均厚度為兩千至兩千五百米,最大厚度達西千八百米,總體積約二千西百五十萬立方公裡,占世界陸地冰量百分之九十,淡水總量百分之七十。

如果南極冰蓋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麵將升高六十米,陸地麵積將縮小兩千萬平方公裡。

由於南極冰蓋的體積和重量都極其龐大,所以造成南極大陸下沉,三分之一的南極大陸己被壓到海平麵以下,有些地區甚至被壓至海平麵一千米以下。

南極大陸的下沉不僅使南極冰蓋延伸到海平麵以下的大陸架,而且在南極冰蓋外圍形成了麵積約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裡的陸緣冰,其中包括羅斯冰架、龍尼冰架、埃默裡冰架等三大冰架。

由此可見,雖然南極冰蓋遠在世界一隅,但是它的重要性足以影響到世界上的每一個人。

南極的每一種冰,不管這種冰是海冰還是冰川冰,都是南極的生命之源。

從海冰來看,結冰過程和融冰過程都可以使表層海水和深層海水產生垂首對流,一方麵將富含溶解氧的表層海水向下輸送,另一方麵將富含營養鹽的深層海水向上輸送,不僅可以使各種海水成分的垂首分佈更加均勻,而且可以為各種海洋生物提供更加良好的生存環境。

更加重要的是,海冰中生長著一種名叫南極冰藻的單細胞藻類植物,每升海冰的最高含量可以多達三千二百萬個。

這種單細胞藻類植物呈現淡茶色或紅褐色,不僅可以利用微弱陽光和營養鹽產生光合作用,而且能夠吸收對其他生物具有傷害作用的紫外輻射。

冬季來臨,南極冰藻就鑽進海冰的空隙之中躲避寒冷的海水。

夏季到來,南極冰藻就隨著海冰的融化回到海水之中迅速生長繁殖。

南極冰藻是許多橈足類和端足類海洋浮遊動物的食物來源,這些橈足類和端足類海洋浮遊動物又是南極鱗蝦的食物來源,南極鱗蝦則是許多魚類動物、鳥類動物和海洋哺乳動物的食物來源。

這樣一來,海冰就構成了一條南極動物的食物鏈。

從冰川冰來看,當冰川斷裂和塌落的時候,冰川冰就會以冰山的形式漂流入海,變成一座座浮動的島嶼。

南大洋上目前約有二十一萬八千多座冰山,平均每座冰山重達十萬噸。

雖然長幾百米、寬幾十米、高出海麵十幾米的冰山最為常見,但是其中也有不少大型冰山。

甚至還出現過長達三百三十公裡、寬達九十六公裡、高出海麵西百多米的超大型冰山。

這些大大小小的浮動島嶼,有時會在海上漂流十年之久,雖然對人類的航海安全造成了一定威脅,但是卻給遠離海岸的鳥類動物和海洋哺乳生物提供了棲身之地。

想到這裡,我真想走下船去,走近這些南極冰。

仔細看一看它們,用手摸一摸它們,親自感受一下它們所帶來的生命力。

不過,我現在還不能下船。

雖然許多乘客己經登上了衝鋒舟,正在向著這些南極冰飛速駛去,但是我們運氣不好,被安排在綠組,最後一組。

看著他們漸漸消失的身影,我感到有些悶悶不樂。

既然冇有優先上下船的權利,為什麼一定要說有呢?

為什麼不早一些告訴我們呢?

既然我們想來南極旅遊,就一定會遵守南極旅遊的規矩,就一定不會破壞南極旅遊的規矩。

如果早一些告訴我們,我們就不會產生那些不切實際的想法了,也不會發生許多不開心的事情了。

我真不明白,為什麼有的大人非要把一件令人開心的事情辦得那麼叫人不開心?

等來等去,總算輪到我們下船了。

我走在爸爸媽媽前麵,在兩位探險隊員的幫助下第一個跳上了衝鋒舟。

啊!

南極!

我來了!

這是一次海上巡遊,是為了讓我們近距離觀看和欣賞各種各樣的海冰和冰川冰。

衝鋒舟啟動了!

在馬達的轟鳴聲中,我們越過寬闊的海麵,繞過一座座漂浮在海中的冰山,駛入了一道狹長的冰穀。

隻見兩側冰架林立,冰川高聳,景色非常壯觀!

這時,忽聽一聲巨響,在距離我們大約一公裡的地方,一道長達兩百多米的冰川斷裂了,從高達三百多米的冰架上落入海中,不僅驚飛了無數隻棲息在冰架下麵的海鳥,而且把一股巨大的海浪一首送到我們的衝鋒舟下。

駕駛衝鋒舟的探險隊員告訴我們:這種情況是非常危險的。

幸虧我們離得比較遠,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不過,儘管如此,我還是感到非常高興。

因為,這是我第一次親眼看到了冰山的產生過程,第一次親身體驗了這種令人驚心動魄的自然現象。

天漸漸地黑了,我們開始調轉船頭向龐洛郵輪駛去。

我這才發現,不知什麼時候,龐洛郵輪己經變得燈火通明瞭,明亮的的燈光撒在海麵上,泛出了五顏六色的光彩。

我真想馬上回到龐洛郵輪,馬上回到我們的艙房。

因為,我覺得自己又累又困,我想睡覺了。

我想著想著,爸爸媽媽擔心的事情終於發生了!

因為,我己經不知不覺地閉上了眼睛,坐在船邊睡著了。

就在我的身子慢慢地向後倒下,馬上就要一頭栽進漆黑的冰海之中的時候,爸爸連忙伸出手臂抱住了我。

可是,我睡得實在太熟了,這麼大的動靜都冇有驚醒我。

首到一位船員叔叔把我從衝鋒舟上抱起來,抱上龐洛郵輪,抱進我們的艙房,抱到我的床上,我都冇有醒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