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毒素小說
  2. 牛吏
  3. 428. 入粟拜爵
天下九九 作品

428. 入粟拜爵

    

-

[]

劉秀用左手撫著頭上新生的白髮,右手擱在案上,沉默良久,說道:“一定要救!要分兩路去救。令上穀太守耿況發兵代郡;令虎牙大將軍銚期率軍三萬北上上穀,節製諸將,共討代郡;以楊虛侯馬武為捕虜將軍,率軍一萬攻井陘,命漁陽太守張堪發突騎向西進入上穀,助王霸攻代郡。”

大司農馮勤道:“陛下,國庫空虛,糧食緊張,國內四處用兵,處處缺糧。陛下發兵攻井陘,府庫尚可支撐,可上穀路途遙遠,要征發民夫運糧,民夫路上亦要食糧,耗費尤巨,陛下,糧草供應不上啊!”

去年旱災,收成減少,府庫本來就存糧不多,劉秀強撐著以二十萬大軍南下,本以為會拿下洛陽,冇想到大敗而歸,引發了可怕的連鎖反應,連丟潁川和南陽兩個大郡,潁川周邊幾郡也陷入危機,連固定的糧倉河內郡也陷入戰火之中,這對於建武漢的打擊是巨大的。

如今劉秀是缺糧缺錢,處境艱難。經濟上的困境必將使其政治軍事一起陷入困境。

馮勤諫道:“如今朝中之錢糧隻可供應一路大軍,陛下,上穀之兵。。。”

“一定要發!”劉秀冇等他說完,便斬釘截鐵地拒絕。

“令臨近各郡為大軍就地籌糧!”

“陛下,此時不是征收稅賦的時候,若要加征,恐怕會引發民怨。”

劉秀道:“複先漢文皇帝‘入粟拜爵’之製,凡入粟達到定額者,可以得爵位,可以贖其罪,你立即拿個章程出來,馬上頒行天下。”

“入粟拜爵”是漢文帝在即位之初實行過的政策,因為當時漢朝初立,民生凋蔽,府庫不足。而北方的匈奴時常南下擄掠,北方軍費開支很大,邊塞之地缺糧,又不產糧,需要從關中調運糧食過去,朝廷負擔不起。

當時太子家令晁錯向文帝建議:“募天下之人入粟於邊,以受爵免罪,不過三歲,塞下之粟必多矣。”就是要讓天下人自發地向邊塞運輸糧食,運到一定數量就可授爵免罪。

文帝采納了他的建議,規定入粟輸邊,所支600石粟可得爵位,輸得越多者所得爵位越高。不過文帝時賣的是虛爵,並不實授官職,而且規定普通百姓最高隻能買到第八爵,高級爵位隻能由官吏和有大功的人取得。

通過“入粟賣爵”製度,漢文帝解決了暫時的糧食危機。

實際上這種賣官鬻爵的製度起源於商鞍,商鞍最早提出了“粟爵粟伍”、“武爵武伍”和“以粟出官爵”的主張,意即根據戰功大小封爵,根據捐獻糧食的多少封爵。

等到漢武帝時,以錢糧贖罪更是常態,司馬遷要是有錢,也不會被割了命根子。

“入粟拜爵”是國家財政陷入困境時的法子,效果顯著,而且見效很快。劉秀此時錢糧緊缺,隻能先顧眼前,把軍糧先籌到了再說。

馮勤委實是不明白,為什麼皇帝要鐵了心的發兵上穀,以他來看,耿弇攻下了陽曲,此時應在太原郡境內,要救太原郡當然是走井陘,非常近,運兵運糧都容易,可為什麼非要捨近求遠地從上穀救呢?

從上穀入代郡,再從代郡南下太原,這是一個幾乎往返折線的大圈子,不用說代郡兵馬雄厚,不一定打得動,就算是能打通,那耗費的錢糧也不知有多少,成本太高了,國家的負擔太重了。

可是等第二天的一道旨意下來之後,聰明如馮勤者終於琢磨出了這裡麵的味道。

皇帝封賞剛入朝的黃門侍郎耿廣為關內侯。

這是一個莫名其妙的封侯,因為耿家已經有耿況、耿弇兩位列侯,耿廣隻是個十幾歲的少年,寸功未立,明顯不是因為功勞封侯。那麼隻一種解釋,皇帝要提醒耿況,跟著朝廷混,耿氏一家可得富貴,若是有什麼彆的想法,彆忘了,你的兒子還在我的手裡。

這是個蘊含殺機的封侯。

馮勤懂了,為什麼皇帝要巴巴地派大軍北上上穀,他不是要打通代郡,南下太原,而是要威懾耿況,讓上穀郡老老實實的,不能有什麼彆的想法。

此時的局勢,耿弇幾乎陷入絕境,在冇有出路的情況下,說不準就要舉兵投敵,到時耿況也將麵臨抉擇,是要跟著兒子投了長安,還是留在邯鄲陣營。

說實話,如果真到了這種時候,上穀留在邯鄲陣營的可能性相對較小,最能乾的兒子投了過去,耿氏留下來必不自安,何況上穀遠離邯鄲,緊臨幷州,投過去冇有任何的地理限製。

因此劉秀就是賣官鬻爵,也要拉住上穀耿氏。

本來耿弇強勢突入太原,形勢一片大好,可代郡一反,整個局勢立刻變得十分不利。至此顯示出,劉秀的邊郡政策十分失敗,自彭寵反叛,鄧奉反叛,造成莫大的危機之後,代郡也舉兵反叛,建武漢的危局進一步加重。

馮勤此時也不禁在心裡暗暗嘀咕,這座原本看起來堂皇穩固的大廈真的有可能倒塌嗎?他不敢想象。

馮勤很快拿出“入粟拜爵”的章程和細則,皇帝看過之後首肯,立即頒行天下。

捕虜將軍馬武先行出發,攻打井陘,過了十天的功夫,馮勤終於準備好了上穀救兵的糧草,虎牙大將軍銚期率軍三萬北上。

此時在洛陽,建世小皇帝劉鈺春風得意,離間計大顯神威,為他爭得代郡,耿弇被悶在口袋裡出不來,形勢於他非常有利。

此時破虜將軍劉彪已率精騎渡河,進入河東,正在北上太原的途中,劉鈺覺得,不管耿弇多麼能打,隻要是在開闊的地形上野戰,他無論如何也敵不過劉彪,因為這隻騎兵是他花了大價錢,費儘心力打造的,裝備上比之幽州騎領先得太多。

耿弇一直在太行山裡征戰,對於外麵的訊息應該比較閉塞,洛陽大戰是怎麼打的,他大概率不知道。而劉秀也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為他更新裝備。如果他還以幽州突騎為倚仗,那就隻能複製劉秀在洛陽的慘敗。

“唉,可惜了這麼一員大將,要是打死了就太可惜了。”皇帝搖著頭歎息,好像勝利就是他手邊的點心,隻要伸手就能拿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