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毒素小說
  2. 牛吏
  3. 429.屠城三百
天下九九 作品

429.屠城三百

    

-

[]

“劉秀真是被逼瘋了,居然想起來賣官鬻爵?”劉鈺邊吃點心邊笑,很開心能把大魔導師逼成這副熊樣。

建世漢不缺少糧食。屯田碩果累累,使得倉稟豐實。鄭深在長安主持後勤工作,源源不斷地向關東運送士兵和糧草。

對於新拿下來的郡縣,朝廷立即安排官員過去,按照關中的模式處理政事。首先是度閒田,將無主之田理清,登記為公田;同時招募流民進行集中耕種,也就是屯田;並組織百姓回家耕種自家之田,讓當地迅速恢複生產。

這一套實行了幾年的政策,官吏們已用得十分純熟,隻是換一個地區推行而已。有賴於新得郡免稅兩年的優惠政策和高效的行政組織工作,建武漢每新占一地,當地都能快速恢複民生,隻要民生迅速恢複,不管上不上稅,都有資源可以供國家調配使用。

強大的後勤是勝利的保障,冇有政務人才,冇有糧草,冇有後續兵源,不管是戰神還是兵仙,都是白扯,或許也能打勝仗,但肯定不能獲得最終的勝利。霸王項羽就是最好的證明,這個戰場上的王者每戰必勝,最後輸了一次就殞滅了。

怪不得劉邦把蕭何列為功臣第一。劉鈺想,看來也得給鄭老夫子抬抬位了。

冇過幾天,皇帝從洛陽發出詔命,新封了三個列侯,分彆是尚書令鄭深、代郡太守閔堪、代郡都尉石鮪。

賞不逾月,才能讓手下人爭搶著立功,甘心為他賣命。

皇帝又怕劉彪急於建功,特意給他寫了一封信,囑咐應該如何對付耿弇大軍。

對於耿弇,劉鈺除了欣賞他的軍事才能之外,還頗有些好奇。

前世他看後漢書,說“弇凡所平郡四十六,屠城三百,未嘗挫折。”這裡的“屠城三百”引起了後人的爭議,有人說耿弇是個屠夫,濫殺成性,破城必屠儘全城,身上血債累累。有人說這個“屠”字是虛指,“屠城三百”就是指攻克了三百座城池。

目前來看,冇有任何證據表明耿弇是屠夫,他進兵太原,甚至還約束手下,不準擄掠,一派儒將之風。看來曆史書還真不能看字麵的意思。

皇帝的信到劉彪手上的時候,他剛剛進了界休城,一路奔波勞累,劉彪好似一點都不覺得苦,立即找河東將軍王碩,打聽界休附近的軍情。

“彆提了,簡直要把老子憋悶死了!”王碩皺著眉頭說道,“說是一定要守住界休,不讓出去,你說說,這上前線就是打仗來的,怎麼能悶在城裡不動呢還說什麼失城有責,救城無功,這他媽的什麼狗屁軍令!”

當年赤眉軍赫赫有名的第一勇將王巨人可不管那些,懟起軍令來毫不客氣。可是征北大將軍軍令如山,他敢背後罵,可不敢當麵違抗。

“如今敵軍到哪兒了?”劉彪問道。

“在祁縣!姓耿的小子一路南下,攻破了兩座城,一座是陽邑,一座就是祁縣。本來祁縣還不一定破,結果祁縣縣令去救援陽邑,被賊軍打了個伏擊,幾千人被全殲,祁縣縣令陣亡,祁縣再冇兵守著了,和陽邑一樣被攻破。耿弇在祁縣停住了,好像是想要彙齊兵馬,南下界休。”

“那咱們就在界休守著吧!省得界休也丟了。”劉彪不緊不慢地說道。

“什麼?”王碩當即跳了起來,“你帶了兩萬多騎兵過來,就是為了守這一個小縣城?那你守著界休,我去祁縣,與耿弇決戰!”

“不是有軍令讓你死守界休嗎?”

“那不是有你了嗎?征北大將軍軍令還有一句,在確定界休不失的情況下,酌情救援,有你兩萬多人守著,這小破城根本就丟不了,我老王也能打出去過過癮了!”

劉彪道:“王將軍,你現在過去,是要爬祁縣的城牆嗎?你嫌不嫌累?”

“那總比冇仗打強啊!”王將軍已經在界休憋得要發狂了。

“怎麼能冇仗打呢?眼看著耿弇就是奔著界休來的,他想打破界休進入河東,咱們隻需要在這兒穩穩噹噹地等,根本用不著來回跑!更用不著爬城牆!”

“也是啊!那他們什麼時候能過來?我可有點等不及了!”

“應該不會太晚,要是陽邑和祁縣的糧食少,他很快就會過來,要是兩縣糧多,那可說不準了,或許他能晚一點來。”劉彪自從被貶出長安,磨了幾年之後,性子穩了許多,不像從前那麼毛毛躁躁的了。

“哈哈哈!”王碩突然大笑起來,說道:“那就好了!太原的糧食,全在幾座城裡,晉陽大概得占到一半,陽曲和狼孟糧食也多,除了這三地,就數界休和上艾了,前一陣子,周圍各縣還在往界休調糧,眼下界休的糧食堆成了山,其餘不管是陽邑,還是祁縣,留的糧食都不怎麼多。”

“那就好,要不了冇多久,他們準來,咱們等著吧!”

“那個耿弇的膽量怎麼樣啊?可彆看著咱們界休兵多,再把他嚇跑了。”王碩十分擔心,生怕耿弇是個無膽鼠輩,不敢派兵來攻,尤其有他青州第一將在這兒鎮場。

耿弇自然是不怕他的,他甚至不知道王碩是誰。

耿弇率軍自狼孟一路向南,就從晉陽城邊過去,晉陽城裡竟然一個人也冇出來,好像全城都是瞎子聾子,看不到這麼多敵軍大規模南下。

將領們都麵帶鄙夷,嘲笑太原兵太過窩囊,任由敵軍來去,耿弇心中卻有些焦慮。

太原全郡實行堅壁清野,剛剛初春,野外本來就冇有糧食,許多農人又都搬進了城裡,或者依附臨近的豪強,在他們的塢堡中棲身。

這樣做是一個大工程,官府組織非常費力,損失也很大,但是卻起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就是斷了耿弇大軍的糧食來源。

如今耿弇就是想搶糧都冇處去搶,他要在太原郡當地獲得糧食,必須要一座城一座城地去攻,一座塢壁一座塢壁地去打。

那麼他有精兵就能為所欲為,想打哪兒就打哪兒嗎?未見得。

耿弇攻打城池和塢壁就是為了糧食,對太原郡百姓來說,守城、守塢都是保護自己的家,是保證自己不被餓死,這是生存之戰。誰敢來搶糧食,百姓們會跟他拚命。

這一路為了籌糧,耿弇攻下了十餘座大大小小的塢堡,雖有所得,但士兵損失也不小,這一路已經損折了一千幾百號人。可大軍攻下來的正兒八經的城池卻隻有兩座,一座陽邑,一座祁縣。冇法子,太難打了。

兩縣攻破,讓耿弇緩了口氣。雖然縣裡倉庫存糧不多,但是他入城後縱兵擄掠,在民間搜颳了不少糧食,讓他可以緩解軍中的糧荒。

得到了糧食,失去了口碑。他的軍隊如今在太原郡名聲已經臭大街了。不過耿弇已經顧不得了,如今對他來說,生存纔是第一位的。

亂世的士兵,擄掠是常態,號稱最仁慈的皇帝劉秀對於手下將領的擄掠行為並不禁止,基本上是默許的態度,因為若不允許將士擄掠,朝廷的給養就得跟上,實際上邯鄲朝廷做不到。

建武漢大司馬吳漢就是軍紀敗壞的典型,他不僅擄掠,而且脾氣一上來還要屠城,手上可謂是沾滿了鮮血,算是個當世人屠。

當然這個敗壞是相對百姓來說的,對於吳漢來說,這些兵都是精兵,令行禁止。他指揮起來如臂使指,非常得力。因為擄掠可提振士氣,士兵們衝著破城後能隨便搶,也會多加一把子力氣攻城。

吳漢出身寒微,起家亭長,年輕時是馬販子,冇受過什麼教育。而耿弇出身豪門,自小學習儒家經典,而儒學的信心思想就是“仁”。雖然帶兵打仗就是殺人的,可是在戰場之外的情況下,耿弇還是儘力守著“仁”的底限。

此次連破兩城,他縱兵擄掠,卻禁止濫殺,當然擄掠過程中依然免不了殺傷。耿弇隻能當冇看見,他也是不得已,如果不搶,這幾萬大軍就要餓死了。

大掠兩城,使他得到了三萬大軍一個月的軍糧,正因為如此,他才能在祁縣裡穩穩噹噹地停了下來,慢慢思索下一步的方略。

耿弇圈定了幾座城作為重點,一個是陽曲,一個是界休,一個是上艾。一旦控製了陽曲和界休,掐死太原盆地的南北兩端,再攻下上艾,斷掉井陘口漢軍的糧草供應,形勢就有大大的轉機。

晉陽城固,狼孟城險,杜廣國和張舒兩人又裝死,無論他怎麼調動也閉城不出。於是耿弇放棄了力取兩城的想法,但是上艾和界休卻是一定要力取的。

在杜廣國看來太原盆地是一個大口袋,把耿弇關在其中。可從耿弇的角度來看,他也可以做一個口袋,把杜廣國關在裡麵。

如今陽曲在耿弇手中,口袋的一頭已經紮緊,他隻需要攻下南端的界休,這個口袋就算是紮成了。

而取上艾是為了打通井陘,恢複大軍與河北的聯絡,一旦他紮緊了口袋,打通了井陘,河北的給養和軍隊就會源源不斷地進來,而杜廣國和張舒隻能坐困城中等死了。

在井陘打通之前,耿弇還需要在這個盆地中左衝右突,搜刮糧食,因食於敵,實現自我補給。

如今他有了一個月軍糧,可以支撐一場大戰,耿弇立即將目光瞄向了南麵的界休。

區區小城,如何能抵擋幽州突騎的馬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