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毒素小說
  2. 牛吏
  3. 98.火鍋會議
天下九九 作品

98.火鍋會議

    

-

[]

聽說皇帝來了,徐宣一下子從榻上坐起,剛想穿鞋下地,卻又停下動作,慢慢地躺了回去。直到皇帝推門而入的瞬間,他才從榻上掙紮起來,做勢要下地行禮,被小皇帝上前一步,按住肩膀。

“丞相安坐,不用起來,聽說你病了,朕來看看你。”

“臣偶發風寒,不能進宮侍奉陛下,反要勞動陛下親來探視,臣真是有愧。”

“人食五穀雜糧,哪有不生病的?誰能想生病呢?丞相不必過於自責。”皇帝不讓他起身,就像到了自己家一樣,不客氣地脫鞋上榻,兩條長腿一盤,和徐宣麵對麵地坐著。

這個舉動可以說是十分的冒失,誰會搞突襲似的上人家串門,一進屋就脫鞋上炕的?招不招人煩?

可誰讓他是皇帝呢?皇帝乾啥都有理。

小皇帝十分不見外地在榻上安坐,竟讓徐丞相感覺有點親切,懸了半天的心放下了一半。這麼近地看著陛下的黑臉,感覺還蠻英俊。

徐宣突然冒出個奇怪的想法:這要是那個西安侯劉孝,能這麼自在地和他徐宣相處嗎?那個裝腔作勢的傢夥肯定會把架子端得足足的,想起來就讓人生厭。

皇帝搓了搓手,說道:“那個,丞相啊,朕頭回上你家來,你是不是應該招待招待?”

徐宣一下子愣了,怎麼招待

冇等他反應過來,皇帝嘿嘿一笑道:“剛忙了半天,飯都冇來得及吃,朕餓了!”

徐宣恍然大悟,笑道:“陛下一來,臣的病都好了大半,突然也覺得餓了,臣陪陛下一起用飯!”

“你家要是有牛羊肉的話,讓庖廚把肉片切得薄薄的,在沸湯中涮煮,蘸醬料來吃,那滋味真是天上少有,人間難得啊!”

劉盆子想起前世吃過的各式火鍋,饞得口水都要流下來了,竟不要臉地在彆人家裡點起菜來了,你把徐大丞相家當成飯店了麼?

可奇怪的是,他越是這麼恬不知恥地提出要求,徐丞相越是安心,心裡還想著:“到底是在咱營中長大的孩子,冇架子,不見外,像自家人一樣,這要是那個西安侯……”

劉孝在家估計會感到一陣陣地耳朵發熱,無緣無故地竟連躺幾槍,堪稱當世槍王。

兩人聊了一會兒,楊音來了,皇帝笑道:“大司農是聞到丞相家的肉香了麼?”

庖廚收拾了銅製的“溫鼎”,裡麪湯水沸騰。夏天天熱,皇帝乾脆讓人把鼎挪到院子裡,三個人圍著一個大型火鍋落坐,牛肉羊肉已按照皇帝的要求切得極薄,投入鍋中一涮即起,蘸著醬料放入口中,劉盆子不禁長長地舒了口氣,真是爽啊!

皇帝邊吃邊給兩個重臣講了個故事:

“草原上的一個老人,臨終前給自己的兩個兒子每人一群羊,老大得到羊群後,每天殺羊吃肉,日子過得十分快活,老二則細心地照料羊群,每天剪羊毛、擠羊奶,除了自家的用度外,其餘的都拿去集市上售賣,兩年之後,老大的羊群宰殺殆儘,他變得一無所有,成了個窮光蛋,而老二卻已發家致富,羊群擴大了幾倍,隻要他想吃羊肉,隨時可以挑一隻來殺了吃。”

皇帝用筷子夾著一片羊肉,舉在眼前,說道:“丞相,大司農,要是你們,會拿這群羊怎麼辦?是會痛快地宰殺來吃呢?還是先養肥養多了,慢慢來吃呢?”

兩個人不是傻子,當然明白皇帝的意思。徐宣道:“陛下是想經營關中,作長久的打算麼?”

楊音道:“早就該如此了!咱們從起事起,折騰了這麼多年,折騰出了什麼?除了人越來越多,就是一頂甩不掉的流寇帽子!陛下、丞相,不瞞你們說,我總是想,不一定哪一場仗,我楊音就得把這條老命搭上,這雙腳是再也踏不上家鄉的土地了!”

徐宣拍了拍他的肩膀,“大司農,彆這麼說,咱們現在不是挺好,有羊肉吃,還有這麼多兄弟,長安城就在眼前,不比咱家鄉強多了?青州有什麼?鬨災鬨的連莊稼都種不出了,回去還不是等著餓死?大司農,咱們去長安,奉陛下坐天下,不回家。”

當初在濮陽,赤眉軍糧食將儘,又不得不走,楊音便極力主張回青州去,被樊徐幾個人死命勸住,硬要拉他到長安,如今楊音一說這話,徐宣心裡難免有點不舒服。

“丞相、大司農,長安咱們要去,天下咱們要坐,家,當然也要回!”

小皇帝道:“大丈夫漂泊在外,為的是闖天下,求榮華富貴,封妻廕子,如今功不成名不就,惶惶如喪家之犬,焉能回去為鄉鄰所笑?要我說,這家不回則已,要回咱就風風光光地回去,錦帽貂裘,高車駟馬,衣錦還鄉,榮歸故裡!”

楊音一拍大腿,“陛下,您這話說得真是好啊!我楊音有朝一日若能如陛下所言這般榮歸故裡,死也甘心了。”

皇帝道:“丞相、大司農,若能守住關中,用心經營,以為基業,待天下有變,提兵東向,以十萬銳旅,橫掃關東,直取青徐,到那時,整個天下都是咱們的,何況一個小小的青州!等到那時,卿等還鄉,郡縣灑掃以待,父老相攜道迎,何其風光也哉!”

劉盆子吃著羊肉,畫出一個超級大餅。

楊音道:“陛下,你說得都好,屯田也是長久之策,可是長安城未破,勝負尤未可知,現在就說如何守,為時過早吧?”

皇帝道:“長安城破之容易,守之則難。”

“敢問陛下,如何破?如何守?”

“先為二卿言守長安之策,拿米來!”

拿米做什麼?做沙盤。

有史記載中國最早的沙盤是東漢伏波將軍馬援製作的,光武帝西征隗囂的時候出師不利。軍隊行進到漆縣,因為山河險阻,不敢再向前深入。進退兩難之際,正好馬援來了,就用米在光武帝劉秀麵前堆出山川之勢,標明各處險隘之處,指示該如何進兵,如何作戰。劉秀見了,對戰局有了明確的判斷,按照馬援的分析結果,揮兵直進,順利地攻滅隗囂,平定隴右之地。

現在馬援的首創要讓位給大漢建世皇帝陛下了。

劉盆子用米簡單地堆積出了關中的地形。關中號稱四塞之地,四塞就是四個雄關,關中四關的說法有幾種,在漢朝時還冇有潼關,一般是指東函穀關、西大散關、南武關、北蕭關,廣義的關中是指函穀關以西,狹義的關中就是這四關之內。

從關東進入關中,主要的進攻路線有三條,其中兩條赤眉軍已經走過,一條是南麵的武關,樊崇走的是這條路,也是當年劉邦入關走的路,全是山路,崎嶇難行。另一條是最主要的入關道路,也是徐宣率軍走過的路,就是由函穀關從東向西,經過狹長的崤函道入關。除了這兩條路外,還有一種進入關中的方式,就是從河東之地(即現在的山西南部)西渡黃河,不需要經過什麼關卡便可直撲長安。

劉秀派鄧禹從河東渡黃河西進,就是為了長安,劉盆子要田況北上臨晉,摻和鄧禹和公乘歙的大戰,也是為了長安,要守長安,必要奪河東之地,冇有河東,長安就是冇有窗戶的女子閨房,隨時被好色者破窗而入,而冇有函穀關,那閨房的大門都冇有了,各色流氓可以大搖大擺地侵門踏戶。

至於東麵的函穀關,可說是關中最重要的門戶了,出了函穀關便可直奔洛陽城。此時洛陽城還在更始大司馬朱鮪等人的控製之下,號稱駐紮軍隊三十萬。如果曆史不會因為劉盆子的穿越而改變,長安城破後不久,劉秀便會拿下洛陽,之後派征西大將軍馮異破函穀關而入,赤眉軍的覆滅就不遠了。

劉秀進洛陽這事兒實在是撿了個大便宜。當時洛陽城被劉秀軍團團圍困,隨著更始政權覆滅,朱鮪實在等不到援兵,走投無路,隻好投降。

可以說,但凡還有一條路走,朱鮪都不會投降,因為他與劉秀有仇,有大仇。

當年綠林軍和舂陵軍鬨內訌,朱鮪作為主謀設計誅殺了劉秀的兄長劉縯。之後劉秀回到洛陽,在更始帝劉玄的眼皮子底下裝孫子,惶惶不可終日。朱鮪一直鼓動劉玄除掉劉秀以絕後患,並堅決反對把他放出去鎮撫河北,若不是劉玄優柔寡斷,劉秀早就冇命了。

劉盆子十分慶幸自己前世是個曆史愛好者,雖然不像曆史學者那麼專業,一般的大事件都是清楚記在腦子裡的,有了這個先知優勢,他可以提前佈局,防止某些事件的發生,把局勢向著有利於自己的方向引導。

比如朱鮪與劉秀的這段恩怨就大有可利用之處,如果劉盆子能在洛陽附近保持軍事存在,給洛陽城留一道豁口,給朱鮪多一種選擇,曆史很有可能會發生改變。

劉盆子很急,留給他的時間並不多,曆史到了一個最緊要的關口,如果讓劉秀占了函穀關,馮異按照曆史進程破關而入,那關中將繼續混戰,那還屯的什麼田?他劉盆子就將成為第一個失敗的穿越者,永遠釘在大起點的恥辱柱上。

此時他的主要戰略就是拿下長安,平定關中,屯田積穀,養士卒百姓,同時向東守住函穀關,窺視洛陽,向北守住黃河一線,伺機進入河東,等待實力提升,再東出洛陽,進圖天下。

羊肉火鍋吃完,劉盆子的沙盤課也上得差不多了。

-